作为后续治疗的一种方法。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中,施行局麻药治疗已有很长的历史,常用药物有利多卡因或2氯普鲁卡因(2choloroprocai
e)6。目前对大量静脉局麻药的治疗,尚未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因此,在治疗中需要监测局麻药毒性,特别对中枢神经系统毒需要严密监测,常见的症状有口干、不孕和眩晕。对已服用妥卡尼(tocai
ide)治疗的病人,如果再使用妥卡尼静脉滴注,待达到镇痛程度时常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和间质性肺炎副作用。因此,有人推荐采用美西律较好。17经皮吸收利多卡因贴剂(5%)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可称满意。贴剂大小为10×14cm2,内含水化利多卡因700mg。可根据病人疼痛面积的大小,剪下相同面积的贴片再予使用。只能用于完整的皮肤,以防止全身血药水平过高。每日最多使用3次贴片,每贴12h后,需停用12h后再贴。贴剂中的利多卡因可穿透表皮至真皮层,通过阻滞钠通道,降低受损传入神经活动,达到镇痛效果,但不伴有感觉迟钝或感觉缺失。许多病人对正常的刺激如触摸或温度,不致引起疼痛,但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则可能引起异常的疼痛反应。因此贴膜本身对这类病人也可能成为机械刺激源。贴片中的利多卡因吸收入血的量,与贴片的应用持续时间和覆盖面积有关。按上述用药方法,约有3±2的利多卡因被吸收入血。最高的利多卡因血药水平可达01μgml。利多卡因贴剂的副反应很少,故病人容易很好耐受。最常见的副反应是皮疹(57),但多数属轻微,且为时短暂。利多卡因贴剂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f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展7。2下行抑制性输入的调节药下行抑制性输入的调节药即抗抑郁药,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ricyclica
tidepressa
ts,TCAs)、杂环类抗抑郁药(heterocyclics)、5羟色胺特异性重吸收抑制药(seroto
i
specificreuptakei
hibitors,SSRIs)、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和锂药。
21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是临床最常用的古老抗抑郁药,由三个环组成,置换反应发生在中间环。杂环类抗抑药是第二类较古老的抗抑郁药,结构中不含三环。三环类药和杂环类药的镇痛和抗抑郁效应是通过阻断突触前5羟色胺和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而获得。SSRIs是新颖抗抑郁药副作用相对较轻用于治疗抑郁症无疑一个巨大进步但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则相对较差8。单胺氧化酶抑制药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已证明无效。抗抑郁药用于疼痛治疗,最好只限用于心理健康的病人。锂药在预防偏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