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密封效果一定受影响;其次,掘进过程中,尤其是过江段地下水丰富,水头压力较大,要加大油脂注入量,平均按4环桶,每漏浆(水)一次后,及时补注油脂,漏浆(水)停止后,继续注10~20个冲程。并且下一环需按3环桶注脂。2、铰接的防水紧急情况下可启用紧急密封止水,但一般情况下,铰接油缸的伸长可由正常情况下的40~80mm减小到不大于50mm,即增加铰接部分的衔接量,密封止水性也将提高。同时,也要减小土仓压力,当密封漏水后,土仓上部压力再次到12~13bar时,如管片后部水量较大,压力较高,则铰接会再次渗漏。故半敞开式掘进时,上部土压要控制再不大于13bar为好。三、管片姿态的控制管片姿态的控制主要有三个方面:1、掘进时盾构机姿态的控制;2、同步注浆量的保证;3、二次注浆的稳定效果。1、为保证管片姿态不超限,根据这个区段地下水较大的实际情况,实际操作时,盾构机的姿态控制在:竖直方向-40~-60之间,水平方向±20之间,基本满足成型管片的姿态精度要求。在水量大的地段,上浮的幅度大,则加大下沉量,取-60mm;其他取-40mm;对于水平姿态,主要根据不同的转弯条件控制,平面直线段±20mm左右转弯段分别取-30和+30mm既能满足要求,但应尽量向轴线靠拢。为保证管片受力均匀,滚动角应控制在±10之间,超过后,要及时调整,数值过大,造成管片轴向受力大,脱离盾尾后卸力也会造成管片姿态变形。2、同步注浆量的保证同步注浆量的多少,对管片的姿态影响极大,在硬岩地段(夹沙层)需保证13~18倍注浆量,即5~7m3环;软岩(粘土)10~14倍注浆量,即
f42~55m3环。即使管片上浮,亦能保证不超限。注浆压力的设定根据隧道埋深而定,但不超过3bar。在含水量达的地段,浆液被稀释,粘滞力变差,初凝时间延长,更容易引起管片上浮(同时,管片后部的水向土仓流动,造成上下部的压力差加大),也要加大注浆量。需要注意的是,盾尾漏浆时,应暂停注浆,马上加注油脂,漏浆止住后,才能补注浆,直到达到要求为止。3、管片背后二次注浆管片背后二次注浆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补充注浆,填满管片后空隙,防止管片上浮;二是浆液为纯水泥浆加速凝剂,可加快管片背后土体及流动体的凝结,使管片迅速稳定;三是加速管片背后空隙处土体的凝结,阻塞水流通道,形成止水环,防止水进入土仓,造成出土困难。背后注浆的原则以注浆压力设定,一般为3~5bar,直到达到设定压力为止。位置的选择以盾尾10~20环为宜。太远,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