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23
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教学重难点: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生命显得何其重要,人要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关爱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人更能显示人性的光辉,今天,我们走进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去解读这样一个人,让我们在感动中洗礼心灵,升华精神。
115
f二、了解作者欧亨利(OHe
ry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和《麦琪的礼物》。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法莫泊桑、俄契诃夫、美欧亨利“欧亨利式结尾”往往能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含泪的微笑”是指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人深思。三、文本探究(一)整体感知1请口述故事梗概《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住在艺术区的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琼珊顽强地活下去,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他为此用生命绘制的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琼珊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小说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和苍凉人生中那种崇高的人性
215
f品格舍己救人。小说主人公是琼珊、苏艾、贝尔曼。文中作者着力挖掘和赞美小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德,展示他们向往人性世界的美好愿望。
2请用简洁的话说出自己的读后感“最后一片叶子”的故事,让我们着实为琼珊的命运紧张了一番,为苏艾的友谊感叹了一回,为贝尔曼的博爱震撼了一次。3请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十一月:琼珊病倒;一天早晨:琼珊病重;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整个故事发生在四天里。4梳理情节结构按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分为四个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315
f开端(第1至11节):写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写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肺炎”纠缠,贝尔曼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