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微课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作者:冯思杨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18年第16期
自小学阶段起,学生们便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他们从最初的好奇到可以独立的进行画图、文字输入等操作,初步感受到了信息技术课的魅力。而到了初中阶段,本应该更深入的了解与应用信息技术,但因为信息技术学科不是中考的必考科目,被许多农村中学放到了可有可无的位置。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这实际是一种教育的缺失,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所以教师们应该不断地充电。笔者现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一名在职硕士研究生,在学习中接触到微课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犹如一盏明灯为笔者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虽然身处农村学校,但也应克服各种困难为学生带去最新型的授课方式。
一、微课的概述
简单地说,“微课”是指针对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等而设计开发的8分钟以内的微视频。微课之所以这样受欢迎,主要源于其“短、小、精、撼”的特点。短,是指视频的长度短,一般在38分钟之间,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清讲精一个知识点,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项挑战。小,是指所讲授的知识点小,小到可以为一个重点,一个难点甚至是一个疑点,这有利于学生马上找到自己的学习所需。精,是指要对讲解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与编排,包括旁白部分,要字字斟酌,也可根据微课内容配备相应习题,习题也应宁少勿多。撼,是指学习效果令人震撼,普普通通、没有设计感的微课肯定不会受欢迎,这就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脚步,多学多用,将灵感应用到创作之中,但也应把握好尺度,切勿喧宾夺主。
二、微课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1微课在信息技术理论课中应用的效果分析以“信息的基本特征”知识点为例
此内容是长春版信息技术初一上册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中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信息的含义、能区分并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第一课中笔者采用了微课辅助教学的方式,利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的优芽网制作了微课《信息的基本特征》与本节课配套习题。
以往的课堂,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填鸭式”的教学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因为跟不上教师的课堂节奏从而自暴自弃。而嵌入微课的课堂,使每名学生都
f龙源期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