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胜
负屈伸之始”。
“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易传》云:“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中庸》说:“中也者,天
下之大本也”。绪论
三中国文化史的线索和发展阶段(一)线索:社会物质文化,学术思想,科技、文艺和史学,制度,宗教,风俗。(二)发展阶段:1.远古至夏朝建立以前:中国文化的起源阶段2.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中国文化的形成阶段。3.战国、秦、汉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
绪论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内部冲突与融摄的阶段;5.隋唐五代时期:中国文化的繁荣阶段;6.宋辽夏金元时期: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巅峰阶段;7.明清前期:文化领域辉煌成果与比较劣势;文化处于出现转机的阶段;8.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文化开始走上了近代化阶段。
绪论
总分为两个阶段:即从中国文化形成至宋元时期,是其不断发展和趋于鼎盛的阶段;而明清至
民国晚期则是中国文化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挑战下,开始反省自强,摆脱困境,走上近代化
之路的阶段。
四学习中国文化史的方法
首先,要抓住关键,即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其次,要把文化史的学习与其它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与科学研究
结合起来。
f最后,学习中国文化史和学习其它学科一样,还应有怀疑批判的精神。
绪论
(一)文化无优劣;(二)文化发展有其波峰与波谷期;(三)进行文化比较,重在取长补短;(四)文化需要交流;(五)文化要兴旺发达,开放乃必由之路;(六)文化要健康发展,需摈弃冷战思维;(七)文化要发展,需不同观念作支持;(八)文化最重要的是创造。
绪论
本讲思考题:
1.什么是文化?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基本精神是什么?3.简述中国文化史的线索和主要发展阶段。绪论
五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讲中国文化的起源原始社会第二讲中国文化的形成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第三讲中国文化的发展战国秦汉时期第四讲中国文化内部冲突与融摄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五讲中国文化的繁荣隋唐五代时期第六讲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宋辽夏金元时期第七讲中国古代文化的继续延伸和转机明清前期第八讲中国文化的近代化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
绪论
推荐教材: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版;周晓光、裘士京:《中国传统文化史概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