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巨人集团的衰落
1989年8月,在深圳大学软件科学管理系硕士毕业的史玉柱和三个伙伴,用借来的4000元钱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并用手头仅有的4000元钱在《计算机世界》利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做了8400元的广告,将其开发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推向市场。广告打出后13天,史玉柱的银行账户第一次收到三笔汇款共15820元。巨人事业由此起步。1993年1月、巨人集团在北京、深圳、上海、成都、西安、武汉、沈阳、香港成立了8家全资子公司,同年,巨人实现销售额300亿元,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由于国际电脑公司的进入,电脑业于1993年步入低谷,巨人集团也受到重创。1993、1994年,全国兴起房地产和生物保健品热,为寻找新的产业支柱,巨人集团开始迈向多元化经营之路一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在1993年开始的生物工程刚刚打开局面但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巨人集团毅然向房地产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发起了进军。欲想在房地产业中大展宏图的巨人集团一改初衷,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设计一变再变,楼层节节拔高,从最初的18层一直涨到70层,投资也从2亿元涨到12亿元,1994年2月破土动工,气魄越来越大。对于当时仅有1亿资产规模的巨人集团来说,单凭巨人集团的实力,根本无法承受这项浩大的工程。对此,史玉柱的想法是:13靠卖楼花,13靠贷款,13靠自有资金。但令人惊奇的是,大厦从1994年2月破土动工到1996年7月巨人集团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1991年春,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诞生之时,史玉柱宣布:“巨人要成为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然而,仅仅6年之后,巨人集团的产量就开始全面萎缩,员工停薪两个月,大批骨干陆续离开,巨人集团陷入困境之中。巨人集团从1989年到1992年的腾飞是靠创业精神支撑而发展起来的。然而,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巨人集团却没有建立起相应完善的企业制度和科学的管理体系。随着资产规模的膨胀扩张,巨人集团管理上的隐患也日益显现,整个集团的管理浮躁而混乱。史玉柱形象的比喻说:一个运动员经过超极限的训练,必然伤痕累累。史玉柱在产业化发展初期就意识到了公司的管理隐患,但是他却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没有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企业继续滑向危险的境地。在规模迅速膨胀的同时,巨人集团内部管理虚弱,虚弱的管理基础导致其领导体制、决策机制、企业组织、财务控制、员工管理等无法满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