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现状,研究“低年级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策略”课堂应运而生。
2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学会了“读”,才能把复杂的文本读简单,把躺着的文本读鲜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最重要的语言文字训练内容。3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f
课题研究的目标(1)、研究低年级学生朗读感情不到位的主要原因。(2)、研究纠正小学生朗读的策略。(3)、提高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感情朗读到位的能力。课题研究的意义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感情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美感、乐感、语感等多种情感的和谐统一。4主要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对小学朗读教学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比较和归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有效经验,运用于本课题研究。2、问卷调查法:在学生、家长中开展关于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朗读方法的调查问卷,分析朗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学情、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为针对性地开展朗读教学策略研究打好基础。3、比较法:边行动、边研究,边比较,筛选最佳朗读教学方法与研究机制,努力发挥朗读的正向功能,追求朗读教学的最佳效果。4、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期间,将在本校同年级各班之间开展行动研究,探讨实施策略并制定具体步骤,最后进行科学的经验总结,以便推广研究成果。4、个案研究:选择一些典型学生,对个体进行跟踪分析,建立个人档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5、量表评价法: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制定出朗读发展性评价的量表,根据量表上的所陈述的各项评价指标,并不断完善和发展朗读的标准和机制。5研究详细计划。(请逐项填写,可另加附页)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两年年。(1)准备阶段(2017年3月6月)①对朗读教学,提高学生朗读兴趣与能力的有效性教学调查、研究、论证,制订实验方案。②做好宣传工作,统一思想认识。③积极学习阅读教学和指导朗读的理论,明确实验的意义、方法、步骤。实验年级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学生大会,宣讲实验方案,

f
做好耐心细致的释疑解惑工作。④安排教研课题教学班,合理地确定实验班级与学生名单。实验教师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收集实验原始材料,阶段负责人:付红梅、刘芳、李静、郝晓慧(2)实验阶段(2017年9月-2018年6月)①在明确教学思想的基础上,不断优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