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使每个学生能从中所得,不搞形式花样,而要注重实效。张锋(一数教师):我还想补充一点,就是练习应具有巩固性:任何练习都必须张锋(一数教师):):是对新知识的巩固,所以练习应贯彻巩固性原则,而新授课的练习的巩固性更为重要。例题所讲的新知识,刚刚输入学生的信息库,在学生的头脑中还只是暂时的感知与表象,掌握的程度还不太牢固。要使刚学的知识成为学生永久记忆,必须通过必要的练习达到。而练习题的设计,不论题型如何变化,都必须与新授知识联系,与之协调统一,新授课的练习,都必须是为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而设计的,否则就是失败的,例如学习了倒数的要领后,为了巩固倒数的意义设计了这样的练习。1、0的倒数是0,对吗?为什么?2、因为05×21,所以0.5是倒数,2也是倒数,对吗?为什么?通过这样的练习,就会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黄瑜英(二数备课组长):刚才两位老师所说的几点,我觉得不仅适用于新授课,黄瑜英(二数备课组长):而且适用于所有的数学课,我觉得新授课的课堂练习设计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练习应具有批判性;所谓“批判性”就是指练习的设计要使学生从中克服是非的错误,从而准确的把握知识的要点,学生对刚接受的新知识,特别是相近的知识,由于受旧知识定势的影响,有一定的是非的倾向,为此,设计批判性练习很有必要,有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如:学生在学习分数应用题时,错误的认为“甲比乙多14”与“乙比甲少14”表示的是同一意思,其依据是以前所学的“4比3多1”也就是“3比4少1”为了克服这种错误,让学生自己把甲、乙分别换成具体的数(比如甲是5,乙是4)确定好标准量与比较量,通过列式计算,即可证明两题的意
f思是不同的,从而纠正了错误的定势,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批判思维。二、练习应具有兼顾性:练习的设计既要考虑统一的要求,又要兼顾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有提高。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最有效的方法是设计兼顾性练习。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使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训练的要求吻合,使学习速度较慢,能力较低的学生进行自我调解,有补充学习内容和选择练习的机会,从而达到心理的平衡,无论是巩固练习还是综合练习,都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若干个选择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练习,允许选做低要求的练习,也可选择中、高要求的练习。三、练习应具有拓展性;练习不应当简单地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