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对蛋白质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
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加合作用D、拮抗作用
10、下列理化性质对外源化学物毒性有影响的有(
)。
A、脂水分配系数B、电离度C、挥发度和蒸汽压D、分散度
三、判断题
1、体内试验也称为整体动物试验。(

2、归因危险度是指人群接触某因素而发生有害效应的可能频率。(

3、有毒物质主要通过物理损伤使生物体遭受损害。(

4、一般认为非损害作用不引起机体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

5、肾小管重吸收作用不会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造成影响。(

6、终毒物常是母体化合物,也可能是母体化合物的代谢产物或者是在毒物生物转化期间产生
的活性氧。(

7、首过效应可减少经体循环到达靶器官组织的外源化学物数量或可能减轻毒性效应。


8、酸基的引入会导致外源化学物毒性的增高。(

9、化学结构上属于同系物的外源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常会形成拮抗效应。(

10、对非烃类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羟基,使脂溶性增高,易于透过生物膜,毒性降低。(

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C
3、B
4、D
5、B
6、C
7、D
8、C
9、A
10、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C
2、ABCD
3、AD
4、ABC
5、ABCD
6、ABD
7、ABD
8、ACD
9、AB
10、ABCD
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可编辑
f1、√6、√
2、√7、√
3、×8、×
精品文档
4、√9、×
5、×10、×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食品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生产、加工、储存、分配和制作食品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且适合人消费的种种必要条件和措施”。2、靶器官: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体内各器官的毒作用并不一样,往往有选择毒性,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3、毒物动力学:是以速率论的观点出发,用数学模型分析和研究化学毒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及其动力学的规律。4、蓄积作用: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经过代谢转化排出体外,或直接排出体外。但是当其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超过代谢转化与排泄的速度时,化学物质在体内的量逐渐增加,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5、亚慢性毒性作用:亚慢性毒性是指实验动物连续(通常1~3个月)重复染毒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1、致畸试验:是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