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谨慎性原则及其在会计中的应用
作者:岳亚凯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15期
摘要: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已经被各国会计界所认同。本文基于谨慎性原则的概念介绍,分析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同时对其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准则;应用;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5015702
0引言
谨慎性原则源于会计中的不稳定性并且植根于具有风险的经营环境中,有着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客观依据和必然要求。谨慎性原则自产生之时就带有显著的两面性,其可以避免虚计资产与浮夸利,确保投资人员与债权人的利益,但是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无法规避的是带有主观臆断性,因此,谨慎性原则给会计信息提供科学性的同时,也存在着难以避免的负面效应。需要我们一方面认识到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学会正确的运用谨慎性原则。
1谨慎性原则的概念
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通常指的是当一些经济业务有多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与程序可供选择时,应当基于合理选择,尽量选择最小程度上影响所有者权益的方法与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并且对可能发生的费用与损失进行合理地核算。会计谨慎性原则作为企业会计中的一项重要的原则被广泛的应用,能够预防抬高收益和资产以及压低费用和负债,同时发挥预警风险与化解风险的作用。然而,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存在操纵利润的现象,所以,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趋利弊害,使企业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
2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合理运用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对会计原则做了较大的变动,本文旨在探讨谨慎性原则在此准则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根据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适度地对可能发生的或有损失和或有负债进行预计,但对可能发生的或有收益和或有资产不预计;对于债务重组中涉及的或有支出,债务人确认为预计负债,而对于或有收益,债权人则不应确认为资产,只能在表外予以披露。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也充分体现出谨慎性准则。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2加速折旧。企业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符合谨慎性原则。固定资产折旧法包括加速折旧法和直线法。前者能够让企业在使用固定资产早期多计提折旧,后期少计提折旧;而后者能够使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