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定的同时降低能耗。
有污水进入后,开启进水渠道闸门,让污水按工艺流程依次流经各构筑物,进入调试运行阶段。此时在负载的条件下,检查各机械设备、仪表、电器的运行情况;检查PLC系统控制的设备能否按程序自动投入工作。同时正式取样、化验、分析,得出各采样点水质分析指标后,确定处理效果;当总出水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后,即投入正常运行。
3223污泥接种和驯化
本系统拟采取加入尤溪县城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接种驯化。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投菌接种:将尤溪县城区污水处理厂运来的污泥直接投入生化氧化池。
②开启水泵送水,此时开启前端预处理设备,污水经格栅和沉砂池后进入生化氧化池。
③当污水水位达到出水堰高度,关闭泵房水泵,进入静态闷曝直到菌种投加完毕。
④接种完毕后,静态闷曝12h,然后再次启动污水泵,进入间歇换水阶段。间歇换水量每次为生化氧化池水量的一半,每隔5小时开启(关闭)水泵。
⑤间歇换水方式持续约20天,通过测试污泥沉降比如SV>15,则可进入连续换水阶段。污水泵连续运行供水,流量控制为04万吨天。曝气量控制为DO12mgl,直到活性污泥成熟,MLSS达到20003000mgL后进入稳定运行阶段。
可能存在问题、解决办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6
f①活性污泥量不足:根据化验数据计算不足污泥量,尽快补充菌种;
②活性污泥死亡:分析具体原因,对气量、进水量、回流污泥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③池面白泡过多:减少曝气并加大污泥回流量;
④污泥沉淀性差:减少进水量及曝气量,增大污水停留时间;
⑤污泥反硝化上浮:减少曝气加大污泥回流量;
⑦出水SS偏高:降低进水负荷或减少曝气量,增大排泥量;
⑧对微生物(污泥)进行认真的观察(镜检、SV和MLSS检测),并注意其发生的变化且与运行参数的关系,及时掌握微生物是否正常生长,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及时调整运行参数。
⑨进行进出水水质的监测,并对生化池内DO进行监测和控制。
323工艺运行管理
污水厂在持续试运行的条件下,优化、摸索运行参数,在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的同时达到低能耗,并且可以对工程整体质量进一步全面考核,为今后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各工艺段运行参数控制如下:
①进水泵房
a、保证泵站来水量与抽水量一致。不至于淹泡格栅间或使水泵处于干运转状态。
b、尽可能保持集水池高水位运行,降低泵的扬程,在保证抽升量的前提下降低能耗。
c、水泵的开停次数不可过于频繁,否则易损坏电机使用寿命。
d、保证水量稳定的情况下,每天换机组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