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保证每台水泵的投运次数及时间应基本均匀。
②粗、细格栅
a、每天记录产生的栅渣量,用容量或重量法计量均可,根据栅渣量的变化,可以间接判断格栅的拦污效率,当栅渣比历史记录减少时,应分析格栅是否运行正常。
b、判断拦污效率的另一个间接途径,是经常观察CASS池的浮渣尺寸,这些浮渣中尺寸大于格栅间距的污物太多时,说明格栅拦污效率不高,应分析过栅流速控制是否合理,是否及时清污。
c、检查格栅前水位是否正常,渣量多时增开格栅频率。
7
fd、检查格栅前渠道是否沉积砂粒,导致过水断面缩小,过栅流速变大。调整格栅前每栏渠道进水量,能使格栅最大程度地发挥拦截作用。若沉砂较多时需对栅渠进行彻底清砂。
③旋流沉砂池
a、应连续测量并记录每天的除砂量,可以用重量法或容量法。
b、应定期测量排砂中的含砂量,以干泥中砂的百分含量表示。
c、随时观察砂泵抽砂情况,判断池底沉砂情况。
d、定期对沉砂颗粒进行化验,分析砂粒中有机物含量,含水量及砂粒的粒径、沉砂量等,根据掌握的情况,调整气水比,决定排砂间隔时间。
e、根据以上测量数据,经常对旋流沉砂池的除砂效果和洗砂设备的洗砂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反馈到工艺控制调整中。
④生化氧化池
a、厌氧区中的溶解氧,DO在02mgl左右。
b、不定期取混合液做污泥沉降后的上清液SS,判断泥水混合及初期吸附效果。
c、好氧区中的溶解氧,DO在20mgl左右。
d、保证池中一定的污泥浓度通过污泥浓度控制排泥量。
⑤高负荷渗滤田与人工湿地
a、设施管理:
高负荷渗滤田、人工湿地投入使用时,需要预防人为损毁,以及生活垃圾杂物倾倒,影响其表面植物生长且有碍感观。
在渗滤田系统运行期间,若出现表面堵塞现象,可适当更换堵塞区域的填料或管道,提高系统的渗透系数。
b、植物管理:
运行中应及时清理渗滤田和湿地的植物落叶及败落的茎秆等。并平整渗滤田土地,铲除凸起部分,填平沟道。
在植物生长旺季可适当收割一些植物,有利于移出废水中的氮。
修剪换季节植物茎叶,修剪掉的茎叶连同吸收的营养物和其它成分从渗滤田和湿地中移出,促使水生植物生根和维持下年度生长和吸收、净化污水中污染物的作用。
8
f渗滤田和人工湿地规模小,生态平衡能力弱,易发生植物病虫害问题,特别是在植物生长旺盛时期应注意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c、水质管理:
高负荷渗滤田和人工湿地可以对生活污水中的多种污染物具有降解作用,对系统的进水和出水水质需要做到有序有效的管理。进水确保水量适宜,水质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