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
高考短板突破
短板1借助时代特征解读历史概念的意识不足
例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
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
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针对练1
2016郑州期中调研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
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
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
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
短板2论证问题的逻辑性不严谨
例22012新课标全国卷文综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
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
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针对练2
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
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
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短板3调动迁移所学知识解读史料的意识不足
例32014课标全国卷Ⅰ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
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
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f2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针对练3民国初年,苏州丝绸业从业者大多世代相传,各织绸厂都采用手拉织机。1925年,在延龄冠记绸厂采用电力织机后,各家绸厂纷纷效尤,舍木机、手拉机而采取电力机。这一变化A.未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