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我院医疗质量,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现就我院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制定如下制度。
一、目的建立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预案,有效预防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输血传染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追溯疾病源、减少与预防血液输注无效。二、组织构成输血科、检验科、医务科及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院内感染管理科。三、部门职责输血科负责输血不良反应、输注无效的原因调查与上报,并反馈给邯郸市中心血站。协助医院对输血传染疾病的调查与上报。
f检验科负责对输血前传染病指标的检测,并做好质控工作。
医务科及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对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处置与鉴定工作。
院内感染管理科负责传染病疫情上报。四、实施措施1、临床用血来源于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采供血机构,不自行采血,自体输血除外。2、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需经过培训,能识别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3、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提倡科学合理用血和自体输血。4、血液入库、发放和输血过程中应认真核查血液标签、血液外观、血袋封口及包装等,严格执行输血相关操作规程。5、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6、输血前必须检查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7、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f8、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
9、加强医院消毒与清洁管理,明确规定消毒与清洁的区域,保持工作区域卫生符合相应要求。加强一次性使用输血器具等物品的管理,使用后及时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消毒焚毁。
10、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患者输血前做好经血传播疾病项目乙肝2对半、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等的检测,并保存相关原始资料。
11、对患者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项目乙肝两对半、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等为呈阳结果者,主治医生应及时告知患者和亲属或监护人检测结果和对患者的谈话内容、时间、患者或其亲属签名等应记录在病历中。
五、输血不良反应监控、调查及处理程序与方法1、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