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音乐学科论文
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世界翱翔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摘要:
反思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唱歌,音乐欣赏,律动,音乐游戏等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唱歌是枯燥的重复,律动是一板一眼的模仿,即使是游戏,也过多地受了目标的影响,显得有些索然无味。。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宽松愉快注重合作
创新
一、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学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
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失落了“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却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重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创新的意识和热情受到极大的抑制。
其实,每个儿童天生都是一个音乐家,每个儿童都喜欢在乐海中畅游。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在他的音乐课堂中,我们首先能感受到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他认为音乐是人本能的一种需要,是享受快乐的过程,幼儿并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心理和环境的宽松自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老师不会要求孩子怎么做,更不会要求孩子跟着做,而只会不断地给一些语言暗示,在音乐的伴奏下,自己寻找感觉。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即兴性
奥尔夫强调通过让学生自由的、亲自设计自己的音乐活动是培养人的至关重要的大事,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关于“即兴”的观念也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在参与音乐活动中特别强调即兴性,也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2)综合性
f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