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B.违反法律的行为C.触犯刑律的行为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3.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B.敲诈勒索罪C.放火罪D.抢劫罪4.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处罚。
A.减轻或者免除B.免除或者减轻C.酌情减轻或者免除D.酌情免除或者减轻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
A.从轻或者减轻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c.减轻D.从轻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想象竞合犯B.法规竞合C.结合犯D.吸收犯7.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不适用死刑;对于也不适用死刑。
f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8.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二年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10根据属人原则,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1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应当通过外交途径解决。12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我国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划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13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14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15.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具体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两个方面。16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17.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能适用缓刑。1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9.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