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
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1.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B.违反法律的行为
C.触犯刑律的行为
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2.各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有。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
3.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为前提a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
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
4.犯罪既遂是指
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B.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
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
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5.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处罚。
A.从轻B.从轻或者减轻
C.减轻D.免除
6.缓刑适用于被判处的犯罪分子。
A.管制B.拘役
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D.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7.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以后,可以假释。
A.十年B.十三年
C.十五年D.十八年
8.某甲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对其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
重,经,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A.高级人民法院判决B.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C.最高人民法院判决D.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f9.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10.我国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三种,即、或者是前段的例外。11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和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12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或者具体。13.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14.为了犯罪,、的,是犯罪预备。15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16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必须遵循、的量刑原则。17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或者处罚。18.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年后,不再追诉。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9.犯罪的故意20.犯罪未遂21.连续犯22.假释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3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24.简述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