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的圆和准线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计算机演示动画图252
学生乙:以AB为直径的圆和准线相切.师:能否给予证明?这作为思考题,请同学们课下完成.师:请同学小结这节课的内容.抛物线的定义;p的几何意义;标准方程的4种形式.作业:课本第98页习题八:1,2.设计说明1.关于教学过程1由于抛物线的定义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因而将它作为教学目标之一.2MM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就是合情推理方法的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一般科学素养,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数学品质,必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制定了目标2.
f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3按照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据此制定了目标3.2.关于教学重点为实现教学目标,把充分展现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探索、发现、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知识形成的过程作为本节课的重点.3.关于教学方法按照MM教学方式“学习、教学、研究同步协调原则”和“二主方针”,运用问题性,给学生创造一种思维情境,一种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提高能力、增长才干,采用启发式.4.关于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演示图形的动态变化过程,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如投影片、模型等的不足之处.1在新课引入部分,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充分理解并且掌握3种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以及曲线形状变化与常数e的大小之间的关系.2在抛物线定义的引入部分,利用电脑精确测算“两个距离”,以及动点M的任意选取,充分展示了满足条件的点的轨迹,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此处的生硬与牵强.3在例2及引申中也采用动画演示,弥补了投影片无法实现的动态效果.5.关于教学过程1复习内容的确定,旨在通过联想,为运用类比方法探索抛物线的定义奠定基础.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椭圆、双曲线图形的变化规律,类比、联想、进而猜想出e1时轨迹形状是抛物线,然后进行推理证明.即通过既教猜想、又教证明这一MM可控变量的操作,旨在揭示科学实验的规律,从而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科学发现的本质,培养学生合理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科学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勇于探索的精神等个性品质.3学以致用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例题求解过程中,运用波利亚一般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合理的思考问题,清楚地表达思想和有条不紊的工作习惯.4让学生小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