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学教研组学科建设【创新背景】(一)宏观层面新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求学校转变办学理念、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也对教研组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研组应该更突出其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术探讨方面的功能。因此,开展教研组学科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二)中观层面教研组是学校开展学科教学、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单位,但在目前的形势下,学校的教研组建设普通存在因为有效途径缺乏而导致的有名无实的境况,教研组的作用特别是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微观层面学校在2005年初开始实施学科建设以来,作为学校学科建设基本单位的教研组学科建设也不断得以推进。各学科教研组在学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在教育教学教研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具体实施措施】以“出名师,上层次,成群体”为目标,推进学科队伍建设;以“高质量,轻负担,增兴趣”为目标,推进学科质量建设;以“成系列、求配套、出精品”为目标,推进学科资源建设,以“出成果、增能力、强氛围”为目标,推进学科教研建设。具体路径和
f策略如下:(一)学科队伍建设一是抓住“上课观课研课”三环节,造就“课堂型”名师。造就具有高超教学能力的“课堂型”名师,第一环节是要会“上课”,在此基础上会“观课”,进而善于“研课”,即对一堂课会进行客观剖析,以观课和研课来提高上课的水平,使教师从“会上课”升格为“上好课”,成为课堂型名师。在推进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以本组的专业化课堂教学讨论活动为载体来推进此项工作。二是抓住“做题析题命题”三环节,造就“考试型”名师。造就“考试型”名师,第一环节是教师自己要会做题,第二环节为在此基础上要善于分析题目,第三环节是要会创题编题命卷。只有教师不断提高命题水平,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答题,从而考出理想的成绩。在推进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以自编同步练习和原创试题工作为载体来推进这项工作。三是抓住“阅读实践反思”三环节,造就“研究型”名师。造就研究型名师的第一个环节是阅读。同时,教师的研究必须立足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思,反思的基础上开展研究,从而实现从感性向理性的飞跃,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名师的转变。在推进学科建设过程中,主要以学校的“读书时尚”活动和本组的“政治教师专题研究”等活动为载体来进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