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资料消费比例比较协调。这
表明中学生的消费不仅仅满足于衣食这种基本需求,为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比例
也在上升,特别是随着I
ter
et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上网查询资料、休闲娱乐
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的时尚消费,这些消费是e时代的必然产物,这也从侧面反映
了近年来中国网络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便利和乐趣。
(2)
学习资料是中学生消费中继食品、上网消费以后,居于第三的消
费内容,这说明中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很高。
(3)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中学生的消费是多样化的,这种多样化也是
中学生消费合理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对于各种消费领域的涉猎,是中学生的眼
界开阔起来。中学生始终站在当今社会的消费前沿。
3、
对于消费的正确思考
零花钱的来源与数量。受访学生中,接近98%的同学的零花钱来自于父母。而平均每周的零花钱在100以下,这个零花钱数目比较合理。这说明中学生再也不是过去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太阳”,而逐渐成为能为父母家庭分担责任的主
f人翁。
4零花钱的用途
4149%的同学的钱主要花在食品上,1596%花在衣着服饰上,2113%用在学习方面,1596%则花在娱乐方面。这反映了食品开销仍在高中生消费中占有主要地位,而学习开销在当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说明高中生还是比较注重只是方面的消费。
(二)
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消费结构仍有片面性
首先,部分中学生的消费内容过于集中。其次,追求品牌的中学生也占一定的比例,这些学生的消费观念显然进入了误区,这也反映了中学生消费中不合理的一面。当一个中学生满身名牌、穿戴时髦的时候,所显示的并不是那个中学生的个人价值,却是虚荣和不合适宜。作为一个中学生,其个人价值在于勇敢向上、勤奋、智慧、活跃的思想以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于他的独立性。这样的中学生充满自信,无论是否穿戴名牌,都不影响他们的个人魅力。相反,如果一个中学生只能靠外表在名牌来支撑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的话,说明这个中学生毫无自信,已经“一无所有”了。
2、攀比现象严重
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是十分严重的。这种不好的现象会使中学生的消费走向歧路,不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另外,要注意的是98的中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父母,过攀比会使中学生的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为了满足这些中学生的虚荣心,过度溺爱孩子的父母只得一再尽力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而对于这些中学生来说,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真正需要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