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位置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在句中,表语音延长;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工具书,并根据注释疏通文意,找几名同学们展示预习成果,其他同学做补充,教师做必要点拨。
f利用多媒体针对重点的实词、虚词、重点句式进行归纳,具体内容如
下:
通假字:
错:通“措”,措施
圜:通“圆”
章:通“彰”,彰显
古今异义: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认为
贫困:经济困难处境困窘
工巧:技艺巧妙善于取巧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修长的样子
词类活用: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长,名词用作动词,加
高,加长。
特殊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应为“不知吾”。
(3)答疑
教师讲解之后,让学生来提问,学生能回来的由学生互助完成,
学生解答不了的,教师针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讲解。
(4)朗读课文
齐读,男女生分别朗读。
第二课时
f(一)朗读课文(略)(二)合作探究(1)在大家的心中,屈原的外貌怎样,气度如何?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这些句子体现了屈原怎样的情怀?给大家时间,先让大家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四人一组),每组由一位代表发言,阐述观点以及依据!教师点拨屈原形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热爱祖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坚定信念,奋斗不懈)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洁身自好,自我完善、坚持真理,献身理想、忧国忧民,热爱祖国、坚定信念,奋斗不懈等等,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和信仰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深注入中华文化!(2)作者在《离骚》中,为何提及“美人”“香草”,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同学分组讨论,各组间进行辩论教师明确,并进行深层次挖掘及讲解:
f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又叫“移情法”。
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