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
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f一、一词多义
1、与
通“欤”,语气词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
例句:呼尔而与之
2.而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例句:蹴尔而与之转折连词,却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于比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于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
f4.是
这种
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作法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
5.得
得到,拥有例句:二者不可得兼
通“德”,感激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6.尔
助词
例句:呼尔而与之
代词,你例句: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7.为
为了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做
例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f三、古今异义1.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钟古义: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2.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四、词类活用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名词作动词。
f四、虚词之:
助词
行道之人弗受
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
宾语提前,这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不译
代词
呼尔而与之他
人皆有之指羞恶之心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指不辨礼义而受之这
2、于:介词
件事
所恶有甚于死者
表示比较,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
表示对象,对、对于
f3、为:
介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了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了
动词: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做,接受
故不为苟得也
做
4、则:连词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表示假设,如果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示结果,就
f而:连词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表示并列,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示转折,却
呼尔而与之
表示修饰,不译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表示承接,就
乡为身死而不受表示转折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表示承接,就
f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色的字词。
①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占有)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使假如③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本性)④贤者能勿丧耳丧失、丢掉⑤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突难
⑥呼尔而与之助词
f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看看意思是否相同?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词,表示反问。)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