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团体心理辅导进课堂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
宋娟本课题研究自立项以来,各项工作按照课题实施计划有序推进,自从开题以来,在同组教师的通力协作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的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开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一、课题的提出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据调查,在我国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团体心理辅导进课堂,对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一)课题研究目标
可编辑修改
f。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向和教学策略。
2、通过课题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知识、培养能力、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中实现专业成长。(二)课题研究内容
1、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通过课程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全面发展自己。
2、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心理过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3、激发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探索,塑造学习型的教师,探索心理健康进入课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二、课题研究进展
第一阶段,制定课题计划(2016年2月):确定课题的原则、体系和方法,拟定课题的内容提纲,分配编写任务,明确定稿、送审的期限。
可编辑修改
f。
第二阶段,调查求证、完善资料(201603201706):结合我校实际,借鉴优秀教案编写校本教材,通过课程教学,运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查量表对学生进行测查分析。
第三阶段,分工整理、归档、送审(201707201712):按时撰写论文,召开课题组会议,对论文定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