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病人PICC置管的护理
李晴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摘要】目的探索肿瘤患者从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护理问题。方法对56例化疗病人先置管后给药,观察PICC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结果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置管术建立良好的经脉通道。结论经外围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与临床,特别对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是安全可靠的选择。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肿瘤化疗PICC并发症
前言
外周静脉植进中间静脉导管,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近似于临床上里常常使用的套管针,可是导管出心曲到上腔静脉。此刻多用于需求持久化疗的血液病人。
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对我科住院的患者进行PICC置管化疗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19~73岁。置管时间为15~96天,平均置管时间为565天。56例一次置管成功率946,2例因穿刺成功后置入受阻,改在对侧重新穿刺置入,二次置管成功率36,1例患者因已行4周期化疗,2次穿刺不成功,不成功率18。
2方法
21用物准备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美国BD公司或德国Brau
公司生产的PICC穿刺包一
套,导管型号为4Fr5Fr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1个,无菌手套2副,09氯化钠注射液10ml数支,根据穿刺包不同,可备止血带、碘伏、酒精、棉签、皮尺、20ml注射器、3L粘贴伤口敷料、脱敏胶布1。22患者准备
1
f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外展呈90°23选择静脉
确定穿刺点首选贵要静脉,因其直、短且静脉瓣少,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左侧的静脉路径较长、较弯曲,插管时难度较大且容易损伤血管内膜,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故插管最好选择右侧。最佳穿刺点为肘窝下两横指处,穿刺点过高可能损伤神经及淋巴系统,且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穿刺点过低则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血流障碍和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24置管
用传统的“横L行”外测量法及用“一字行”外测量法2,测量出所需导管的长度。打开PICC包,戴无菌手套,据测量的尺寸修正导管的长度,用09氯化钠注射液预冲导管并湿化导丝。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消毒穿刺点,范围10cm×10cm,扎止血带,换无菌手套,铺无菌巾,以15°~30°角进针穿刺静脉,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1~2mm,保持针的位置并向前推进插管鞘,使其进入血管,隔无菌巾松止血带,轻压穿刺点上方止血,撤出穿刺针芯,将导管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