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幼儿园美术活动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即对教师角色的分析
浙江大学华家池幼儿园
陈燕
现代教育,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幼儿园教育纲要》就是把发展幼儿创造力作为幼儿园
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美术活动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培养幼儿创造力,具有独特
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大胆实践,重新认识幼
儿美术活动的特征和表现,明确了成人的审美观与幼儿的审美体验不能完全等同,更不能强
加影响,提出了幼儿园美术活动应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强化认知能力,发展其创造力。但
在摒弃以前的某些形式上的教学方式,发展新的教育观念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教师对教育目标理解不够本质,主要表现在重视幼儿绘画表现的“结果”,忽视幼儿
自身体验的绘画过程。
(二)教师缺少对美术活动的全面的理性思考,教完了事,画完了事。
笔者试针对以上问题,对通过幼儿美术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问题作初步
探讨。
一、教师要重视美术活动的价值,从本质上理解美术教育目标。
进行美术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画,更重要的是为了表达幼儿对生活
的认识、想象、愿望、情感,把它作为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和陶冶情操的一种手段。幼
儿处于认知发展初级阶段,通过美术教育所完成的并不应该仅仅是表面绘画水平的提高,确
切的是要以视觉性的知觉掌握来培养幼儿的一种综合能力,创造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
部分。美术活动就是使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
1、教师应正确全面评价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
目前,许多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如何评价幼儿的创造力感到迷茫。许多教师仅以
幼儿最后呈现的效果是否新颖、独特来评价幼儿的创造力,我们说这是不够全面的。
所谓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
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力的形成必须具备三方面的前提条件:
其一,是一种认识,理解过程。这是个人从外界环境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在外部世界中存在
着大量的、复杂的信息,其中有些是与问题解决有关的,有些是无关的,这就要求人们有鉴
别选择有关信息,排除无关信息的能力,由此产生探究行为。教师应正确地组织和引导,使
这种探究性行为成为创造力形成的基础条件,并锻炼其分析、判断的能力。
其二,是建立在认识、理解基础上的自发性幻想和想象愿望的满足感。这是一个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