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代诗坛中的地位,吸引了数千年来的众多读者,令人百读不厌,反复思味。这主要因为“当审美主体在对客体进行观照的时候,由于距离或别的事物的隔阻看不清客体清晰的形象,往往便产生猜不透、测不准的困惑,从而激起了一种探究的欲望和热情”8,与此同时,“主体便尽量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它,美化它,无形中增大了客体美的魅力和美的张力。像水中的月,雾中的花,隔帘的美人,雨中的西湖就比平时多了几分神秘感,若显非显,欲露不露,迷离仿佛,令人揣思冥想,梦绕魂牵”8,这样,“主体所得到的体验,更有一番神奇的韵味,更加耐久悠长”8。因此,它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几经探究之后,读者便得到了一种愉悦之感,获得了一种心灵快感。
f以上所阐述的就是李商隐诗歌的基本特征,但是其诗歌的这些特征不是独立单纯地存在于某一首诗中,而往往是两种或三种特征集于一首诗歌里,如《锦瑟》就是如此,既感慨,又象征,更朦胧含混。所以说,他的诗歌不是单独只表现某一特征,而是诸种特征的集中再现。
总之,李商隐是一位难得的诗人,他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他的诗歌乃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深沉含蓄、委婉曲致的创作特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实乃我辈之无价之宝,其朦胧含混性诗歌开创了我国朦胧诗的先河,李商隐可谓我国朦胧诗之鼻祖。他的诗歌在前人的基础上自创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可读性、艺术性,确乃我中华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他的诗歌,正确地对待和继承,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注释:
1叶燮《原诗内篇》
2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3林昌彝《射鹰楼诗话》
4周振甫《李商隐选集》
5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6司空图《与杨甫谈诗书》
7转引自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费歇尔语
8罗锡诗论李商隐的爱情诗及其朦胧美J中山大学学报,1993,(1)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