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感到秦国处境的危险。这里显示出贾谊的才华横溢,他写战争来临之
时真让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看来九国之师来
3
f者不善呀。注意:贾谊描写九国的气势,哪个字用的最妙?(生):“叩”字。(师):妙在何处?(生讨论后回答):写出九国经过充分准备想毕其功于一役,他们对自己实力的极端自信自负,想一举消灭强敌秦国。也写出各诸侯国主动出击,而战争的阴霾笼罩在秦人头上。表面上看,秦国处于被动局面。从感情与理智上分析不难发现,贾谊对九国不自量力的嘲笑。实际上,贾谊从骨子里鄙视他们的不自量力与外强中干。6.(师):同学们竟然能读出贾谊的这种情感,着实让我刮目相看。所以说,读书要用“心”去读,才能发现许多常人所不能发现的问题。(师):秦国人是如何回应九国之师的呢?(生甲):开关延敌。(师):怎么讲?(生乙):就是打开函谷关,让敌人长驱直入。(师):通过这四个字你看出了什么?(生丙):秦国采取以逸待劳战术,“开关延敌”这一轻轻的举动,把秦人的那种极为自信的姿态以及对九国之师的蔑视逼真的刻画出来,可谓字字千金。(师):好,把秦人的心理分析的入木三分。你看,贾谊根本没有展示秦人如何准备这场战争的画面,正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的胸有成竹、镇静自若时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样,这样的大写意,惜墨如金手法正是借鉴了这类文章的写法,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力都是一脉相承,这都是我们平常在写作中需要加以玩味借鉴的地方,提高我们用词的张力。7.(师):九国之师面对秦人的“开关延敌”竟然“逡巡而不敢进”,请阅读课文注释“逡巡”这个词语的意思。(生):qū
xú
,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师):“逡巡”这个词用的好。好在哪里?(生):表现了九国之师的一种微妙心理。(师):什么微妙心理?(生):骨子里还是害怕秦国的心理。(师):九国之师人才济济,兵强马壮,为什么到了函谷关反而顾虑徘徊不敢前进呢?(生甲):他们以前跟秦国交过手,秦国把他们打怕了。(生乙):秦人的部署让他们摸不着头脑,这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呀!如果秦国反抗,正中他们的下怀。(生丙):秦人临危不惧的魄力着实让他们没有料到。(生丁):九国之师各怀鬼胎,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来。这是人心不齐的表现。(生戊):他们原本打算向秦国示威施压,想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结果秦国并不惧怕,所以,他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