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大学生诚信教育
作者:邓瑞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1期
【摘要】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却时而发生,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文章在对诚信教育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从法治、德治(教育、传统文化)两方面深入分析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发展对策,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路径。【关键词】诚信教育;内涵;对策一、诚信教育的内涵明码标价的高考替考、高考体育加分等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在反思的同时,更加应该看到如此多的违规考试事件,让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进入了社会腐败的浪潮中,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诚信背道而驰,而且这些“不诚信教育”也会对每个人以后的选择产生负面影响。“诚”和“信”在含义上不尽相同,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诚,信也”、“信,诚也”,这种解释说明“诚”和“信”是互通的,但是儒家思想中对“诚”和“信”有着分别的论述,“诚”指的是人的内在德性,“信”更加倾向于外在的遵守信用。诚信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意思是真实不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发展对策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通过法律制度的构建,大学生行为上首先能做到“不能”不诚信、“不敢”触碰法律,其次通过与德治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诚信意识,使其做到“不想”不诚信,这才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归宿。(一)从法治方面来看首先,应加强考试制度建设,严厉打击作弊行为,制定法律制度后,还应该进行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明确的法治意识,引导大学生“知法”、“守法”、“依法办事”。其次,国家应加强大学生诚信评估体系的制度构建,为大学生诚信指数的评估,提供一个更好地平台,并且应将学生纳入诚信体系之中,激发他们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教育,不仅可以减少诚信教育的成本,而且有利于发现问题,从而促进诚信制度的不断完善。但是,建立在学校诚信评估体系基础上,在调查和处理违规学生时,要采用人性化的态度和弹性化的处理方式,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完善人格,对于存在争议的违规事件,应该保留大学生的申诉权利,对于已经确认违反制度的学生,应该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在此基础之上保留其申诉的权利,这样既保证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