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2、3、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三、教具准备情景图(4个苹果、2个桃子、一块饼)每生各一张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故事导入分一分,4个苹果、2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怎样分?生:4个苹果每人2个,2个桃子每人一个师:每人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做“平均分”。出示一块饼,要分给2只猴子,应该怎样分呢?生:每人一半,师演示:从正中间切开(突出平均分)每人分得一半,这一半还可以怎样表示呢?生: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f〈二〉、认识1、再次演示分饼过程:指出:把一块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用()表示。(理解的意义)
2、指导学生读写3、活动:引导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并把4、即训:下面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涂上颜色。
来表示。
〈三〉、认识破1、组织学生拿出正方形纸折一折,把它平均分成对份。2、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法。3、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师:你会用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生:4、生自由读5、再组织学生说说表示的意义(师可进行引导)
6、引导学生列举几个分子是1的分数,并说出其表示的意义。〈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1、故事导入:小猴和小猪找到一个大西瓜,小猴说:“我要吃这个西瓜的。”小猪说:“不行,我的肚皮大,我要吃这个西瓜的生2:小猪。”
师:同学们,请猜一猜谁吃得多?生1:小猴
2、学生动手操作,同桌间相互合作,拿出小圆片,一人折出这张圆片的12,一人折出这张圆片的14。
f3、展示两位同学的作品。4、引导学生观察、直观感受12和14的大小。5、通过观察这两张圆形纸并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6、师生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进行叙述理解。7、最后总结: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8、生任选两个分数进行比较五、课堂练习1、你会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吗?
(
)
(
)(
)
(
)
2、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
()
()
()
3、看图写分数并比较大小。
(
)○(
)
(
)○(
)
六、课堂总结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