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题详解
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员
运动开始时机体首先分解肌糖原持续运动510分钟后血糖开始参与供能
脂肪在安静时即为主要供能物质在运动达30分钟左右时其输出功率达最大
蛋白质在运动中作为能源供能时通常发生在持续30分钟以上的耐力项目随着
运动员耐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产生肌糖原及蛋白质的节省化现象
试述最大摄氧量的生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
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通常以每分钟为计算单
位)所能摄取的氧量为最大摄氧量。也称为最大吸氧量或最大耗氧量。
VO2max受多种因素制约,其水平的高低主要决定于氧运输系统或心脏的泵血功能
和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
1)氧运输系统对VO2max的影响
血红蛋白含量及其载氧能力与VO2max密切相关。心脏的泵血功能及每搏输出
量的大小是决定VO2max的重要因素。心脏的泵血功能是限制运动员VO2max提高
的重要因素。
2)肌组织利用氧能力对VO2max的影响
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有关,慢肌纤维具有丰
富的毛细血管分布,肌纤维中的线粒体数量最多、体积大且氧化酶活性高,肌红
蛋白含量也较高。
3)其他因素对VO2max的影响
1遗传因素
VO2max的遗传度为935
1
f2年龄、性别因素一般男子大于女子;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3训练因素
长期系统进行耐力训练可以提高VO2max水平
试述个体乳酸阈在体育运动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由于乳酸代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渐增负荷运动时血乳酸急剧上升时的乳酸水
平在1475mmolL之间。因此,将个体在渐增负荷中乳酸拐点定义为“个体乳
酸阈”。在运动实践中应用个体乳酸阈可以评定有氧工作能力、制定有氧耐力训
练的适宜强度。
1)评定有氧工作能力
VO2max和LT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训练的重要指标。前者主要反映心肺功能,
后者主要反映骨骼肌的代谢水平。系统训练对VO2max提高较小,它受遗传因素
的影响较大。系统训练对LT提高较大。显然,乳酸阈值的提高是评定人体有氧
工作能力训练增进更有意义的指标。
2)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
个体乳酸阈强度时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以个体乳酸阈强度进行耐力
训练,能有效地提高有氧工作能力。
4提高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并从生理学角度进行分析。
1)持续训练法:指的是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且不间歇进行训练的方法。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