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粗心
在我接触的中小学生咨询案例中,说到孩子粗心的不少,要么把加号看成除号,要么把“54”看成“45”,或者漏掉题目,或者一道题只做了前半截……家长想尽办法、奖惩并用,反复叮嘱孩子“细心”“认真”“不要看错题”,效果都不好。这一类粗心在作业、考试里反复出现,很难改,有的孩子甚至到了高中还有这种“粗心的毛病”,要么看错题,要么看漏题,或者数学题的竖式对了、横式却错了,或者难题不错、简单的题一定做错。即使在大学,也有监考老师反映,有的学生考试只看到题目的前半截就动笔,三道论述题只做了两道。
的确,中小学生的粗心问题很普遍,几乎无人能做到不粗心,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家长要找到孩子粗心的生理(身体)因素、习惯、智力活动特点、情绪类型、自控力及外在因素等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
首先可能是因为身体发育不足孩子粗心有可能是因为睡眠不足、营养不足。大脑的重量只占据人体重量的5左右,但消耗的氧却占身体所需氧量的20~25,用脑时消耗更大。睡眠的作用是修复、恢复肌体,补足大脑的消耗。如果睡眠不足,大脑很难高效工
f作、精准判断,就会漏掉信息、混淆差别,会犯很简单的错误。
孩子上学以后,大脑能量的消耗大幅增加,如果营养没有跟上,大脑活动就容易能量不足。如果孩子没有好好吃早餐,上午到第三节课肚子就饿了,怎么专心听课、计算怎么会不出错呢?
家长一定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营养。睡眠方面,孩子必须有规律地生活作息,无条件地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保证睡眠充足。营养方面,要做到膳食平衡,让孩子多吃有益于大脑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B的蔬菜,可以预防大脑疲劳,富含蛋黄素、蛋白质的鸡蛋、大豆,可增强记忆力;富含蛋白质和钙质的牛奶、鲜鱼、海鱼,可保证大脑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增强大脑活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核桃、杏,可保证脑供血充足等。
孩子粗心还有可能是因为视觉加工不足或者听力障碍。有的孩子视觉加工能力落后于年龄水平,容易看错符号、跳行或错行,刚刚看过的数、字词,转眼就记不准确、要写错,计算正确的结果,写出来就是错的。有的孩子眼、手配合值较低,训练不够,看到的与写出来的不一致,抄写就容易出错。有的孩子听力有轻微障碍,听力不稳定,听课、听题可能时而清楚时而不清楚,总是似是而非,写作业就要出错。
视觉加工能力的落后和听力的轻微障碍不易被察觉,如
f果孩子老出错,家长要把这些因素考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