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f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四、默读课文,理清条理:1、第一段,讲述作者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幼时求学的情形。写出了求学的勤和苦。第二层:叙述成年后求师的情形。写出了求师之难和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2、第二段,讲述作者求学时道路之艰辛,生活之简朴,得出要勤奋求学的结论。分三层:第一层:写从师求教道路的艰辛。第二层:叙述生活的简朴,与“同舍生”作比较,说明作者一心向学的心情。第三层:总括全段,说明学有所成的原因。3、第三段,点名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赞扬马生,勉励他刻苦学习。五、教师小结: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经过作者的主观努力,顽强拼搏,在付出了无数辛勤的劳动,经历了无数的辛酸之后,终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获得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作者特别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作者最后以“勤且艰”小结自己的学习生涯,想必马生能从中受到启发。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第三课时:一、复习探究:作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人,却没有摆出名人的架式进行说教而是真挚诚恳,循循善诱。熟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呢?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呢?明确:共四个方面。一是家贫读书之难;二是援疑质理之难;三是从师求学之难;四是敝衣粗食求学这难。2、作者求学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文中哪些词写出了读书的艰难?明确:求学的主要方式是:援疑质理。读书的艰难:假借藏书,手自笔录。3、《送东阳马生序》文中表现了明代诸生优越的学习条件,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与作者的哪些求学经历相对照?明确:有廪稍之供,裘葛之遗;坐大厦而诵读书;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f诸生衣食之丰与作者生活俸禄之薄相对照;诸生学于太学与作者借书苦读相对照;诸生有师传授与作者从师求学之苦相对照;诸生有求必应与作者质疑请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