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之环:(名词作动词,腰挂。)五、古今异义:1、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到的汁液。)2、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行走。)3、尝趋百里外:(古义:跑;今义:离去。)4、或遇其叱咄:(古义:有时;今义:或者。)5、卒获有所闻:(古义:最终;今义:士兵。)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借;今义:不真实。)7、既加冠:(古义:表示已经成人;今义:帽子。)8、援疑质理:(古义:引,提出;今义:援助。)六、教师小结:《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本文通过作者自叙青年时代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劝勉马生及太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逾约(yú)俟其欣悦(sì)皲裂(jū
)叱咄(duō)媵人(yì
g)
负箧曳屣(qiè)
f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2、熟读,指名背诵。3、明代初期的散文作家大都是由元入明者。他们经历了社会动乱,对治乱兴亡的体验较深,因此创作比较贴近现实。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有宋濂、刘基、方孝孺等。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刘基则诗文兼长。散文长于议论,风格古朴豪放,锋利道劲,且富于形象性,《郁离子》中的《卖柑者言》可为代表。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继承了宋的文统与道统,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散文雄健豪放,犀利泼辣,如《蚊对》《指喻》等。二、一词多义:1、从:(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向。(2)、当余之从师也:跟从。2、其:(1)、门人弟子填其室:他的。(2)、俟其欣悦:他。3、至:(1)、礼愈至:周到。(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4、若:(1)、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如。(2)、烨然若神人:好像。5、以:(1)、以衾拥覆:介词,相当于“用”。(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3)、俯身倾耳以请: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4)、以中有足乐者:表原因,相当于“因为”。(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前一个“以”同组成复音虚词,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理的结果;后一个“以”是介词,相当于“把”。三、学习课文:1、指名学生朗读。2、学生分组讨论翻译文句。3、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