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尿素生产工艺比较
作者:宋洪卫来源:《价值工程》2015年第06期
摘要:本文对主流尿素生产工艺氨汽提法、二氧化碳汽提法、ACES工艺在生产工艺,运行过程及操作等方面做出比较,并进行优劣分析。
关键词:尿素;生产工艺;比较
中图分类号:S1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30002
0引言
随着工农业的高度发展,各国对尿素的需求量逐步增大,全世界工业尿素年产量约为十亿吨,中国年产量约为5700万吨左右,生产能力和建厂数都是世界首位,因此尿素工艺技术的对比、开发及利用也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1氨汽提法
氨汽提法是目前尿素生产中最具竞争力的提取工艺之一,由意大利的Saipem公司在1967年获得专利,1970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套工业化生产装置。该生产工艺经历几十年的发展,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生命力,最近五年来,世界上新增的尿素产能仍有相当大一部分采用Saipem公司的技术专利。我国自8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氨汽提法生产装置,主要以大中型生产装置为主,目前在我国的尿素生产工艺流程中,氨汽提法装置也占据了相当高地位,是支撑我国尿素产业的主要工艺之一。
氨汽提法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压缩、尿素合成、尿液保存、尿素溶液浓缩系统等多个处理阶段。氨气汽提法具备以下主要特点:首先,合成塔中的合成原料依靠重力因素进入气提塔,之后进行加热自气提,主要通过高压压力蒸汽进行加热,对甲铵分解形成的汽化热进行分解,使之大部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气,该流程是在气蒸塔中所提供的等压条件下发生。然后,在第一步汽提塔中分解产生的气体从汽提塔顶部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对气体进行冷凝液化处理,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在气体冷凝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量,为了充分利用能量,提高生产效率,此部分热量以副产低压蒸汽的形式供下游工艺阶段利用。最后,由汽提塔冷凝出口释放出的工艺物料进入中低压分解系统之中,进一步加热分解物料中剩余的甲铵和氨气,之后进入预浓缩和两个阶段的真空系统,最终使其浓缩成约997的熔融尿素,将其输送至造粒塔中进行造粒处理,形成成品尿素。而在中压分解阶段产生的气体再次进行冷凝吸收,将过剩的氨进行分离,使其返回合成系统,进一步回收利用,提高物料利用效率。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氨气气体法工艺具有优良特点,其整套装置较为先进,操作性能较为稳定,最为关键的是对环境较为友好,尿素冷凝液全部加以回收处理进行再次利用,使得污染物排放量减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