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香香(1993),女,汉族,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问题
王香香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摘要:我国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后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需求随之加剧。“医养结合”模式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医疗服务模式有效结合,成为我国未来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而言,我国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更进一步做出努力加以解决,以实现我国老龄人口的健康、幸福养老。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问题我国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和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国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存在互不衔接的问题。我国如何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背景下,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问题,成为当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1重要议题。“医养结合”作为“十三五”时期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养老服务新方向,其实现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也不能忽略现有医疗与养老服务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医养结合内涵进行分析,探析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促进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长远发展。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按照国际通用标准,若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达到7时,就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社会”。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的数据证明我国在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2社会”。任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的杨燕绥教授提出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4时,就是深度老龄社会3。在已经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中指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龄人口总数达到194亿,占人口总数的143。所以,我国在2012年就进入了“深度老龄社会”。二.我国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被列为是加快发展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六大任务中其一。“医养结合”涵盖了五个方面的内容:服务主体,指服务的提供方,如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服务客体,指服务的对象,如不同健康程度的老年人;服务内容,指服务项目,如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方式,即养老机构或社区增设医疗机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