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实际需要从中可取几个较少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新指标变量数量较少并且相互无关,保持了原指标变量的主要信息量。这种方法有很多优势一是消除了评价指标样本之间的相关关系;二是提取的主成分保持了原指标的主要信息,减少工作量;三是分析过程客观生成指标权重,能够区分各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3、评价过程
首先用SPSS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而用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通过计算指标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各特征值的贡献率,最终得到方差贡献分析表,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前三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9395,这表明前三个因子可以反映出全部信息的9395以上,因此取前三个因子作为主成分。计算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并根据得分系数据矩阵计算各指标主成分系数,见表3
根据系数矩阵得到主成分表达式
F10057ZX10055ZX20046ZX30057ZX40058ZX50053ZX60045ZX70042ZX80034ZX9003ZX10
F20135ZX10165ZX20215ZX30121ZX40033ZX50025ZX6019ZX70178ZX80277ZX90286ZX10
F301ZX10057ZX20202ZX30101ZX40115ZX50141ZX60388ZX70425ZX80374ZX90431ZX10
根据个主成分表达式计算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4、结论及建议
从计算得到的得分及最终排名情况可以看出,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得分较高、排名靠前的都是东部地区的一些省份、直辖市,而西部地区的省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份、直辖市、自治区都是得分较低,排名靠后的地区。这个结果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情况,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形势。
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有了明显的提高,经济增速差距不断缩小,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还很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很突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市场化程度,特别是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差距仍在拉大;很多地区高增长速度是以破坏环境、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达到的,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一些落后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主动、积极的寻求高效的发展模式,而是被动的依赖国家支持、政策倾斜,这种情况下,地区的经济发展很难达到较好的水平。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及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