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支持东部地区经济开放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根据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特点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细化和调整,使其更有效地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二,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给予不同的政策倾斜及技术支持,引导不同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速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应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便为中西部吸引更多的投资。
第三,加大投资,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不足,导致地方缺乏足够财力,无法提供良好便捷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难以改善,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因此中央及地方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使西部地区从卫生、交通、能源、水利、机场、油气管道等各个方面有较大提高,改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并更好地实现产业升级。
第四,教育是影响各地区及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水平在各地区存在很大差异。要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就必须缩小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水平的差距。首先应该做到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和谐共享。其次是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高校标准化建设。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呈双重集中之势:一是高校向东部沿海集中分布;二是高校向中心城市集中分布。高校布局失衡制约教育公平。再次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鼓励各高等学校扩招的增量部分,主要向人口大省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以利于不同群体获得大致相同的教育机会和进行公平竞争。最后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高等教育学业。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力度,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公平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权利。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第五,完善中西部地区各种保障制度,提供优惠政策,为中西部引进优秀人才,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但是如果让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持续拉大,区域间长期不协调发展,必将对整个国家和谐、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解决差距拉大的问题,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实现全国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