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脐静脉置管术的应用解剖
摘要目的:探经脐静脉插管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对20具男17具,女3具成人湿性防腐尸体进行局部解剖,观察肝圆韧带的形态、位置和交通关
系。结果:肝圆韧带为内存残腔的开放性结构,长度为186±251cm。结论:
临床可行脐静脉置管术,为临床用药、门脉压监测、门脉造影、逆行性肝门静脉造影及肝癌的化疗等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肝圆韧带脐静脉肝门静脉解剖
脐带是胚胎时期连结于胎儿脐部与胎盘之间的一条圆索状结构,内含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胚胎期右侧脐静脉萎缩,脐静脉是由胎盘毛细血管汇合而成,将母体的动脉血运至胎儿体内,其一端通过脐门连于胎盘,另一端连于门静脉的左支囊部。出生后结扎脐带,左脐静脉塌陷或闭锁后,在脐部和肝门静脉左支囊部之间形成一条索状结构,即肝圆韧带,一般生后1~2周闭合。国外利用金属探针使肝圆韧带残腔再通,以抽取血标本、门脉压力监测、门脉造影或门脉高压减压分流等方面的文献报道[13]。深静脉置管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抢救治疗方法,由于保留时间长、操作简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输血、补液、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压监测CVP、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并且在血液透析、化疗、排除体腔积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可减轻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避免高张液体药物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害,且并发症少,故深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和治疗中,但临床经脐静脉置管术应用较少,为探讨其可行性,2010年8月1日~2010年12月30日,对20具成人湿性防腐尸体进行解剖,观察肝圆韧带的位置、形态和交通关系,为临床脐静脉插管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基础。
临床资料
随机取成人湿性防腐尸体标本20具男17具,女3具,解剖暴露肝圆韧带、门静脉的左支和静脉韧带,观察肝圆韧带的形态、位置和交通关系,测量肝圆韧带的长度,纵切肝圆韧带,观察其内部的形态结构。
结果
肝圆韧带表面观是一条白色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索,起自脐,向右上方移行至脐切迹,再经镰状韧带游离缘的两层腹膜之间,穿过肝左纵沟前部到达横沟肝门,在Glisso
’s被膜处连于门静脉左支的囊部,并与静脉韧带潜在性相通。
肝圆韧带自脐至门静脉左支囊部的长度为186±251cm。肝圆韧带切面观可看
到各段均存在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连续性残腔,腔面呈灰白色、质地光滑,残腔的长度占全长的23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