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崔燕网络信息时代,各种资讯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人们享受着及时快捷的阅读便利,只要有一部上网的智能手机,就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但同时,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读的多了,反而让人真假难辨,无所适从。一些有识之士注意到,网络阅读这种浅阅读,让人逐步失去深度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久而久之,会让人判断力降低,造成“读的越多越幼稚”的尴尬局面。重读经典,学会思考,成为越来越强烈的呼声,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此时此刻,潍坊市峡山水库管理局组织读书会,提倡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经典丛书,如同春夜喜雨,来的正是时候。
在读书会推荐的诸多国学经典中,我最喜欢读《论语》,感悟也最深。《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主要记录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全文共二十篇,一万五千九百余字。字数虽不多,内容却精深。细细读来,时有似曾相识、恍然大悟之感。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看到他的出处,仿佛是曾经熟悉的伙伴,一下子也了解了他的家庭。想想也是,自从汉朝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来,
f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通过中华民族代代相传,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我们为人处世,在不自觉中就会以此评判别人,校准自己,起发挥着类似宗教的作用。
《论语》思想囊括了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尤其在仁义礼智方面论述较多。通过阅读,我发现在《论语》中,孔子对婚姻的论述几乎没有。涉及婚姻方面,只有如下记载。
《论语》第五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论语第十一篇: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南容,全名南宫适,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南容是鲁国掌权的三桓家族后代,属于有权有钱的公子哥。孔子把侄女嫁给他,非常符合我们现代的思维。可是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坐过牢的公冶长,就让人有点费解了。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公冶长是诸城贾悦镇近贤村人,公冶长墓在诸城贾悦镇锡山子东南麓。位于安丘城顶山的公冶长书院,是公冶长读书教学的地方。院中两棵大银杏树,据传是孔子看望女儿时带来的树苗,公冶长亲手栽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