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依然郁郁葱葱。公冶长懂鸟语的民间传说,我们山东人都不陌生。据民间传说,公冶长家境极为贫寒。孔子把自己
f的亲女儿嫁给坐过牢的穷小子,那需要多大的勇气呀。我们不妨先从孔子把侄女嫁给南宫适分析一下。孔子对南宫适的评价,体现在以下三句话中:子谓南容,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第十一篇: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白圭指《诗经大雅抑》中的四句诗:“白圭之玷,
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圭的污点还可以磨掉,言语中的错误,就无法收回了。“南容叨念这句话是为了警醒自己说话做事要小心谨慎。
论语第十四篇: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南宫适向孔子问道:“羿擅长射箭,善于水战,都没有得到善终。禹和稷亲自耕作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
南宫适退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是君子啊!这个人崇尚道德啊。”孔子认为南宫适认清形势,进退有度;慎言自律,崇尚道德。孔子认为他是一个君子。由此看来,孔子最看重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他认为选人用人,首先看德。
据传,公冶长因不满时政,拒不出仕,专心读书授徒,弘扬文化。由此看来,公冶长道德文章也是一流的,也就是品学兼优。
由此看来,孔子最看重人的品德,不看重财富多寡,正
f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再来看,孔子认为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孔子认为公冶长虽然坐过牢,但没有罪。孔子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他做过鲁国的大司寇,是有这个能力的。诸侯认为有罪的,他不认为有罪,并敢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罪人”,这需要巨大的智慧、胆识和勇气,只有正直无畏、不惧权贵、不怕强权的人才能做得出来,真真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在婚姻问题上虽无只言片语,但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他的学生和社会做出了样子:崇尚道德,尊敬学问,不计较贫富,让门当户对见鬼去吧。真正是行胜于言,无声胜有声。
怀着恭敬的心情拜读《论语》,随着阅读的深入,对孔子的认识感觉越来越亲近。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高大威武的至圣先师,感觉他变得越来越清晰:他重义,他轻利,他爱仁,他重礼、他会板起脸来教育人,他会急赤白脸的为自己辩解,他会幽默的“自黑”,他会为失去爱徒而痛哭,……,他是一个可亲可爱可敬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