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习方法
探究学习一般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以提出(发现)问题作为
探究学习的开始;以科学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学生已有
的经验与认识作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以事实和证据作为科学解释的依
据;以合作学习作为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以全方位的开放作为探究
学习的前提;以探究的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
因此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具体到每一节课可概括为六步: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3制定方案4实施探究;5展示交流;6拓展创新。其中实施探究又可分为搜集整理信息;观察、实验、制作、考察、调查、参观、采访、搜集、种养等;思考与结论。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每一步如何去实施。第一步: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孩子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这一步的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观察、思考,并在观察、思考中引发问题,为探究活动做好准备。操作要领: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机结合
学生生活中熟知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知问
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
刚才我们提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又以问题解决为重点,问题是科学学习的关键。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我觉得在科学课上,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就成功了一半。怎样让学生有感而发,自然提出问题?这就需要老师们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然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启发他们强烈的追根求原的欲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究。问题情境的创设形式多种多样,如小游戏、
f故事、生活现象、多媒体展示、观察、实验、课外实践等。刚才宿老师《水变咸了》从“夏天出汗需补充盐”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观察盐放到水里后出现的现象,从而引发学生问题“盐到哪里去了”。再如《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一课,有的教师让学生观察实验“小纸片在酒精灯上方飘动”使学生产生“为什么酒精灯上方的小纸片会不断的飘动?”“是什么使小纸片飘动的”等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1、情境引入与要研究的问题能够对应起来;2、情境引入最好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注意3、情境引入要能产生问题,活动要难易适度,要能制造一定的认知困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开放度不能太大,避免产生太多无法研究的问题;4、情境引入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