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CO2的多少。
2、CO2还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根据其由蓝变绿再变黄的时间长短来判断产生的CO2的多少。
③检测酒精的产生:自A、B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滤液注入已编号的1、2号试管中→分别05mL
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中颜色的变化。(4)实验现象及分析:
①甲、乙两装置中石灰水都变浑浊,且甲中浑浊程度高且速度快,说明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条件下产生的CO2比无氧条件下产生的多且快。
②2号试管中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1号试管不变色,说明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
(5)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
产生大量的CO2;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CO2。3、实验中的关键步骤(1)将甲装置连接橡皮球,让空气不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既保证O2的充分供应,又使进入A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的锥形瓶,洗除空气中的CO2,保证第三个锥形瓶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2)B瓶应该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O2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知识点二、有氧呼吸的过程
1、记忆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f酶
1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O26H2O
6CO2+12H2O+能量(38ATP、多)
第一阶段: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和还原态氢,释放少量能量。

即:C6H12O6
2丙酮酸+[H]+能量(2ATP、少)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在水的参与下,继续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还原态氢,释放少量能量。

即:2丙酮酸6H2O
6CO2+[H]+能量(2ATP、少)
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态的氢在线粒体内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的
过程。(本阶段产生的ATP最多)

即:[H]+6O2
12H2O+能量34ATP、多
线粒体
2、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及元素的来龙去脉
3、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和葡萄糖在体外燃烧的比较
知识点三、无氧呼吸的过程
1、无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糖酵解与有氧呼吸相同
第二阶段:分两种情况:
1一种是在酶的作用下,丙酮酸脱去一个CO2即脱羧后,与第一阶段脱下的H结合,形成酒精。这种方式称为酒精式无氧呼吸,对于微生物来说叫做酒精发酵。

丙酮酸
2C2H5OH酒精十2CO2能量
2另一种是在酶的作用下,丙酮酸直接与第一阶段脱下的H结合形成乳酸。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