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是教师由“教书匠”转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4、由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单一型教师只教一两门课,只能适应“应试教育”的要求;全面型教师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和谐发展,既是学者和教学者,又是交往者和决策者。现在新课改提出了要开设大量研究性课和大量选修课的要求。这样一来,教师仅能教一门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由传统角色向现代角色的转化是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更是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要求。三、新课程与教师职业的新的定位1、教师是学习促进者教师不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新课改要求更多的创设质疑的环境,课改以前是学生学着去答,是迎合老师心意的答,在新课改下,老师要鼓励学生去质疑。恰恰是学生的质疑给老师带来一个研究的契机。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心智发展、人格完善。2、教师是课程发展者过去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而现在课堂教学不再是预先设定,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创的。课程教学不仅是增进知识,更是作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课程教学不是固定和划一的,而是使每个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潜能,教师则是课程的发展者。3、教师是研究者在新课改中,教师给自己的定位应当是一个研究者:研究自己的教育思想,研究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艺术和风格。研究存在于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活动当中,这种研究不是纯书本理论的研究,其大致过程是:确定研究问题,收集相关资料,研究分析资料,形成行动策略,检验行动策略。四、新课程与教师专业的发展1、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教师要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文理知识的渗透、对现代新兴学科的了解、文学和美学的修养;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深的专业理论基础、坚实的专业发展史知识、专业研究方法论;教师要有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学科教学论的知识。2、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新课改提出的专业技能的发展有一些变化,专业技能的发展特别表现为教师要有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统整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要有选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组织教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机制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能力;要有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建立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发展的运用新课标评价的能力。我们过去评价一堂好课,要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而这个方法其实是注重于教师的。目前,评价一堂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