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这节课我使用了许多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和过渡的设计,歌曲的学唱在聆听的基础上,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利用木偶娃娃让师生的关系在课堂中民主,平等。在学生对歌曲有了一定的理解、感受的基础上,设计了即兴创编的环节,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为歌曲伴奏,在学生自主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创编,烘托出歌曲热烈的气氛,达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的目的。在本课里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激励者、参与者,学生不是被动地学唱一首歌,而是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学生成了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主人。
26
f第3课音乐会青蛙音乐会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外国管弦乐曲,单二部曲式结构。乐曲情绪对比强烈,既有欢快的
引子与尾声,也有抒情、优美的“月夜”主题,再配以青蛙鸣叫的音响,音乐想
象鲜明,适合一年级学生欣赏。
乐曲引子部分,琶音式的旋律进行配以青蛙鸣叫的音响,力度渐强,情绪欢
快,将听众带入到青蛙音乐会的场景中。乐曲主题部分,速度自由、缓慢,由弦
乐器主奏,仿佛月光轻柔地洒在荷塘中,一切是那样的安详。随后速度渐快,仿
佛青蛙从睡梦中慢慢苏醒,又即将开始快乐的音乐会。乐曲最后,再现引子部分,
在青蛙欢快的合唱声中结束。教学目标:
一、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二、愿意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三、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会。教学重难点: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并表现音乐中的青蛙形象。教学用具:音乐、头饰、青蛙相关动画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创设情景教师语言: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了一片美丽的荷塘,这里即将要举
办一场音乐会,音乐会马上开始了,让我们听听吧!
提问:谁在举办音乐会?
预设答案:原来是青蛙们在举办音乐会呢。我们聆听的这首乐曲叫做《青蛙
音乐会》。
2介绍青蛙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青蛙小的时候是小蝌蚪,慢慢的长大了,就变成了现在
的样子。
(二)分段欣赏乐曲
1欣赏引子
27
f(1)听青蛙叫一次的节奏教师语言:同学们,听听青蛙是怎么叫的呢?教师语言:原来小青蛙是这么叫的(老师示范0XXXXX)青蛙们正蹲在荷叶上准备起跳呢,你学学。(2)听青蛙鸣叫了几次教师语言:大家听一听,小青蛙这么叫了几遍?教师语言:他们这么叫了四遍,大家再听一听这四遍叫声都一样吗?教师语言:不一样,原来第四遍青蛙们最后多叫了一声,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