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山寨空旷的青草坪上尽情歌舞的动人场景。5.歌曲《乃哟乃》《乃哟乃》是一首简短的土家族民歌。旋律中只用do、mi、sol三个音,而且每个乐句的句尾最后一小节都是sol、mi、do顺序,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由于歌曲乐句的长短不同,形成了22333有变化句式结构,旋律简单而不单调,简短旋律欢快热烈,表现了土家族儿童欢乐开朗的性格。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15
f教学内容:1、欣赏弹拨乐曲《快乐的罗嗦》2、学唱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3、表演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弹拨乐曲《快乐的罗嗦》,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力度、速度
与高低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浓郁的民族风格。2、模唱法学习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通过录音与教师范唱,引导学
生轻声模唱,并学习演唱的声音要干净面富有弹性。3、学习用节奏型为歌曲作伴奏并通过创编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
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小练习:节奏创编练习(以简单的节奏重复组成节奏型为主)二、新课学习:1、欣赏弹拨乐曲《快乐的罗嗦》,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初听后:乐曲是什么情绪?与题目的解释2)复听时,提示学生可用简单的舞步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2、教师范唱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1)引导学生用课前所创编的节奏型为歌曲作伴奏;2)动作创编(要求自创与教师的民族舞动引导相结合)按句创编;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3)录音、学生的节奏、舞蹈结合起来表演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阳光下的孩子》《夏天的阳光》2、学唱歌曲《乃哟乃》3、表演歌曲《乃哟乃》4、音高听辨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阳光下的孩子》与《夏天的阳光》,感受体验歌曲朝气蓬勃、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随歌曲的旋律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16
f2、听唱法学唱歌曲《乃哟乃》,学习边打拍边唱的方法,用稍快而不拖拉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