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速度演唱歌曲,使歌曲的演唱达快乐的效果。
3、通过自编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4、通过听辨活动引导学生能初步辨别音的高低。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小练习:音高听辨:用几组音距效远的两音组成听辨。二、新课学习:1、欣赏歌曲《阳光下的孩子》,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情绪是“高兴”还是“悲伤”2)复听时,提示学生用轻声合着节奏拍手。2、欣赏歌曲《夏天的阳光》1)完整地聆听全曲,选择动作为“走路?跳舞?”2)复听时,提示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2、教师范唱歌曲《乃哟乃》;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乃哟乃》。动作创编(要求自创与教师的民族舞动引导相结合)按句创编;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17
f快乐的罗嗦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曲调简朴、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流
畅,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展现了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话了场面。
【教学内容】
1
听:《快乐的罗嗦》
2
动:《快乐的罗嗦》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安静聆听乐曲《快乐的罗嗦》,感受到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初步
养成听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2.通过集体舞表演让学生从音乐活动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快乐的罗嗦》了解彝族风格。
【教学难点】
学习集体舞《快乐的罗嗦》。
【教学过程】
常规
1音阶练习1234567117654321
2练声134531531
mimimimamama
2441234554321
mi
yami
ya
一、欣赏《快乐的罗嗦》
1.导入
师:你们真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彝家娃娃!彝族的风格文化多姿多彩,彝
族的歌舞美妙动人。听,那边的山寨里又传来了什么音乐?
2.感受
播放乐曲《快乐的罗嗦》,进行整体听赏。
3.交流感受,表现乐曲
师:你好像听到了什么?
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让学生采用相应的手段(如:色彩、肢体语言、表情等)表现乐曲欢快的
情绪变化,并随着乐曲表演。
二、表演《快乐的罗嗦》
师:今天是彝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