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简光红
21世纪的教育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培养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实践能力为主线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能力,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一种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的教学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已为广大教师所应用。三种学习方式的内涵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性的学习呢?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由于年龄特征,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的能力,也是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设计思考题,以发展学生的类比、联想能力,这样,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对所学内容的表层理解上,而是利用新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在教学中,适时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设计情境和问题,并且尽可能地多提一些开放的、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比如在数学学科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1、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1
f2、利用矛盾冲突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尝试重新组织教材,设置一个与旧知相连接的新知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新问题急于想解决,但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