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一轮复习提纲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的完成(19491956年)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第三阶段:文革十年(19661976年)第四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至今)
第一单元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
一、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和外商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2)土地改革,让农民获得土地;(3)取消列强在华经济特权。2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31956年)1指导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2实施方略:一五计划(1)优先发展重工业①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强化国防的需要,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②成果:提前超额完成,建成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
③意义: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
奠定基础,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2)三大改造①原因: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早日建成社会主义。②措施:农业、手工业建立生产合作社,变个体经济为集体经济;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变私企为国企。③实质:生产关系的变革,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
④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
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一转两确立)
二、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背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京召开。2纲领:通过《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确立: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原则: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f(2)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确立:1954年宪法做出规定2五个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注意先后顺序)
三、建国初期的外交(一)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背景:(1)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2)新中国成立后,面临西方的敌视、封锁。2政策:(1)另起炉灶:不承认旧中国建立的外交关系,另建平等的外交关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取缔列强在华势力和特权。(3)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3成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冲破美国的外交封锁。(二)5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