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灵感,”就回去创作了?不是这样吧?生:因为我们俗话说,“趁热打铁”他是趁着灵感还记着,如果明天,灵感消失了,那就不可能把它记下来了。师:“灵感”这个词这样说不太合适。但我明白你的意思,按你这么说,他刚才弹的曲子不是他心里早已有的?生:对。师:临时弹出来的,对吗?生:是。师:所以他赶紧回去把它记录下来。那么他回去做的只是个记录过程,而不是创作过程是不是?生:是。师:是不是现在我们把最后一段也学完了?生:是。师:哪儿还没学完,再看一看,学完没有?生:学完了。师:我们这两段课文学得真痛快!好了,你们把还没学的部分好好读一遍。注意,我让大家读书,有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很简单,但也很难。我要求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思考,读完了就有话想说,想压你也压不住。有这种激情,才是最好的阅读。能不能做到这一点?生:能。师:一边读,一边准备一下要说什么话。开始。(学生各自读课文)师:读完了吗?生:读完了。师:想说站起来就说,不用举手。生:我读了第二段到第九段,我觉得贝多芬是一个同情穷人、热爱劳动人民和热爱大自然的伟大音乐家。师:你怎么看出他热爱大自然了?生:因为他谱写了《月光曲》是与自然结合在一起,第九段里有明确的说明。师:你的认识超过了我的认识,非常好。谁还讲?生:我从第九段知道了《月光曲》的内容。我还知道了……师:(打断)你先等一下,你说你知道了《月光曲》的内容,能不能再谈具体一点?生:是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师:好吧,接着讲。生:我从第二段到第九段还知道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我还知道了贝多芬非常热爱同情可怜人,他是名人,却不要钱为一个穷苦的人弹琴。师:好,还有吗?生:课文第三节的最后一句“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一句是姑娘说的,其实她不是“随便说说”,她是为了安慰哥哥,不让哥哥内疚而说了“随便”。这说明妹妹很懂事,对家里的处境也很清楚,表现了兄妹互相关心的情感。还有我想给刚才那位同学补充一句:第九段不仅仅写了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它写了大海从平静到波涛汹涌。这一段是皮鞋匠的联想,通过皮鞋匠的联想,写出了贝多芬琴声的优美和穷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师:好,好。谁还想说就快点。
2
f生:我读了这篇课文,从第三节可以看出盲姑娘十分懂事,因为她想去听贝多芬的音乐会,可是哥哥说音乐会的入场券很昂贵,我们家又穷所以买不起。从这里可以看出盲姑娘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