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
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的姥姥剪纸技艺高超。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很普通,每天忙农活和做家务,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但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抓住这个主线,在教学设计时,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朗读以及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我”对姥姥高超的剪纸非常佩服,以及“我”对姥姥的爱。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姥、屯、舍”等14个生字,会写“姥、托、屯”等14个生字。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是剪,手就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体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深思念。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熟能生巧,总是剪,手就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体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
姥姥的深深思念。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1
f语文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
本文的作者叫笑源。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让我们亲切地读读课题。笑源的姥姥有一样拿手绝活儿,那就是剪纸。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特点?姥姥又是个怎样的人?快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以下要求:(1)读准字音,通读句子。(2)读好本文中的“儿化音”和“轻声”。(3)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4)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做好标记。(5)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读。学生自主学习字词。师(检查自读效果)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词语,认读。师生交流易错字音字形:
小屯(tú
)挑剔(t)甚至(sh
)左邻右舍(师指导生字书写。学生自主说书写生字时要注意的要点。师在黑板上范写“图”,指导笔顺以及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注意这个字的结构,它是r